建党百年之际,为重温中国共产党“赶考”精神,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望道班于7月2日开始了以 “重走赶考路”为主题的《新中国史》实践课外出学习考察活动,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重温共产党人建国之初“赶考”精神,扎实开展新中国史、党史学习教育。学习考察途中,望道班同学表示:新中国史七十多年,其精神内涵极其丰富,课堂里主要是用脑学习,走出课堂,走进现实,才真正体验到用“心”用“情”学习的重要性。寻访革命先辈的足迹,将文章写在中国大地上!
《新中国史》实践活动的第一天,望道班同学来到河北省正定县塔元庄村参观学习。在村史馆观摩塔元庄村40年来的发展历程,同学们溯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历史渊源。
《新中国史》的核心主题是人民,主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。在考察实践中,望道班同学参观西柏坡革命纪念馆、中共中央旧址、国家廉政教育专题展览馆、国家安全教育馆等,观看纪录片《西柏坡——新中国从这里走来》,听取现场专题讲座,学习群众路线,重温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提出“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、谨慎、不骄、不躁的作风;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”,共产党人必须经得起执政的历史考验。
“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,也是最好的清醒剂。”西柏坡精神诞生于我们党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、革命转向建设的伟大历史转折时期。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停留期间,除了指挥解放战争战场胜利,重要内容是思考如何迎接执政的考验,如何应对不拿枪的敌人的进攻。同学们在一个个活生生的案例面前,深刻领会维护整体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和艰巨性。
在保定,望道班同学集体参观了冉庄地道战遗址和纪念馆,铭记抗战历史,学习抗战精神。弯下身子,走进被称为“地下长城”的冉庄地道旧址,每个同学都由衷敬佩劳动人民的战斗智慧。抗日战争时期冀中人民通过挖掘地道,形成户户相通、村村相连,既能隐蔽、转移,又便于依托作战的地道网络,让敌人闻风丧胆。创造性地发展抗日游击战,保存自己,消灭敌人。
途中,同学们还参观了唐县白求恩柯棣华纪念馆。带队老师给同学们提出一个问题:八十多年前,白求恩不远万里来到唐县这个太行山区的小村庄,为了什么?得到什么?白求恩是加拿大著名的肺科专家医生,他要寻找一个健康的社会,来到中国华北共产党八路军的队伍里,在志愿服务中升华了自己的生命。因公殉职弥留之际,他留下遗书说:“最近两年是我生平最愉快、最有意义的时日。”因为他在中国找到了自己理想中的社会和人生。
“胸怀救国梦的中国青年远渡重洋,前往法国,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……”在保定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纪念馆,望道班同学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,了解到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发展的过程。
香山是党领导中国革命胜利前的最后一个指挥所,在双清别墅纪念馆和香山革命纪念馆,同学们实地考察毛泽东指挥解放军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指令发出地,认真观摩毛泽东所签署的180多份电报手稿,深切领会新中国诞生前的运筹帷幄和深谋远虑。在香山期间,中共中央广邀各民主党派、无党派民主人士共商建国大计,筹备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,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,实现让中国人民站起来的历史使命。
七七事变爆发84周年之际,同学们乘车赴卢沟桥实地考察,在宛平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,以及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、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,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,铭记为新中国诞生而英勇献身的无数先辈,倍加珍惜新中国来之不易的和平岁月。
《新中国史》课程实践活动最后一天,望道班同学早早出发,来到天安门广场参加升旗仪式。为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岁华诞而布置的庆典景观依然保留在广场上,黎明的曙光映照在天幕上,雄壮的国歌声响彻广场,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,同学们情不自禁地行注目礼,全身心地感受着在新中国的蓝天下,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的自豪感和使命感。
七十多年前,党中央从西柏坡动身前往北京时,毛泽东说“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”。周恩来应道:“我们应当考试及格,不要退回来!”毛泽东则表示:“退回来就失败了,我们绝不做李自成,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!”从西柏坡、保定、香山到天安门,当时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,向全国人民交出了满意答卷。
“以史为鉴,开创未来。”历史是出题人,共产党人是答题人,人民群众是阅卷人。这场考试远没有结束,赶考永远在路上!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,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。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强调,未来属于青年,希望寄予青年。站在天安门广场,七一庆典上青年代表宣誓“请党放心,强国有我!”言犹在耳。望道班同学在考察实践总结会上表示,走出校园,把《新中国史》课堂设在祖国大地上,开阔了视野,拓展了情怀,培养了学术精神。用脑用心用情学好《新中国史》,传承红色基因,弘扬革命精神,做新时代中国青年,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,不负时代,不负韶华,是望道班同学的共同心愿。
(供稿:朱鸿召、王芦林供图:王芦林、庄培明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