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克思主义学院举行主题教育第四专题集中学习研讨
2019年10月24日晚,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中心组(扩大)举行“不忘初心,牢记使命”主题教育第四次集中学习研讨。本次研讨会由党委书记董雅华主持,主题为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导向”,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吴海江进行导读。
首先,各学生支部书记围绕专题,分别诵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“以人民为中心”论述的相关重点篇章段落。之后,吴海江副院长作主题发言。他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切入,认为“以人民为中心”就是党在政策上体现历史唯物主义原理,这强调了人民创造历史的重要特点。他认为,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,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。以人民为中心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立场。以人民为中心确立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原则。以人民为中心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。在谈到如何防止形式主义的问题时,吴海江认为,关键是要落脚到学院发展的瓶颈性问题上来,要关心老师、关心学生。真正解决一些师生急切呼吁解决的问题。
讨论环节中,董雅华首先谈了自己的心得体会。她认为,“以人民为中心”的研究还需要提升高度。为什么党会有这样的宗旨?这个宗旨是基于什么?董雅华认为,对于两个问题的思考应当要提升到世界观的高度。“以人民为中心”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科学的世界观,也是尊重历史规律的必然选择。董雅华认为,以人民为中心,需要做到“三个坚持”。第一是要坚持党的根本宗旨。这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的本质特征。第二是要坚持正确的执政理念。具体到学院就是如何协调好发展全局与个人诉求的关系问题。第三是要坚持党的工作作风。
刘顺厚认为,“以人民为中心”就是要坚持人民利益至上。马克思曾指出:“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,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。”要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满足感、获得感、幸福感。具体到学院的工作,就是要处理好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问题。需要解决一些涉及师生共同利益的大问题。随后,与会部分人员就本次主题交流了自己的学习体会。
最后,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李冉针对“以人民为中心”的研讨作总结发言。他认为,“以人民为中心”实际上全世界政党面临的共性课题。这是一个具有前瞻性和时代性的课题,它体现了党的性质、宗旨、科学社会主义的原则。具体到我们的工作中,就是要思考人民的利益在哪里,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如何权衡的问题。总的而言,“以人民为中心”的课题还需要引领性理论创建。
(供稿:史少毅)